在線溶解氧檢測儀的電極膜片是感知水中溶解氧的核心部件,其表面清潔度直接影響檢測精度與響應速度。由于長期浸泡在水體中,膜片易附著生物黏泥、藻類、懸浮顆粒物等污染物,需通過規范的清潔流程去除雜質,同時避免損傷膜片結構,清潔工作需遵循周期化、精細化的操作原則。 清潔周期的確定需結合水體環境特性。在污染較輕的養殖水體中,可每 1-2 周清潔一次;若水體中懸浮物多、生物活性高,需縮短至 3-5 天一次。當儀器出現響應遲緩、數據漂移或校準偏差時,需立即進行清潔,避免污染物積累導致膜片透氣性能下降。清潔周期可根據歷史數據動態調整,記錄每次清潔后的檢測穩定性,建立適配特定水體的清潔頻率標準。 清潔工具與試劑的選擇需兼顧有效性與安全性。工具方面,應使用專用軟毛刷(刷毛柔軟且無脫落)、聚乙烯海綿或專用清潔布,避免使用金屬刷、硬質刮板等可能劃傷膜片的工具。試劑以中性清潔劑(如 0.1% 的中性洗滌劑溶液)或稀鹽酸(濃度不超過 1%)為主,前者適用于去除有機附著物,后者可溶解礦物質沉淀,但需嚴格控制濃度與浸泡時間,防止腐蝕膜片材質。禁用酒精、有機溶劑等可能溶解膜片材質的試劑,避免破壞膜片的透氣性能。 具體清潔步驟需按流程操作。首先斷開電極與主機的連接,將電極從水體中取出,用去離子水輕輕沖洗膜片表面,初步去除疏松的附著物。對于有機黏附物,將膜片浸泡在中性清潔劑溶液中,靜置 5-10 分鐘后,用軟毛刷輕輕刷洗膜片表面,注意刷頭與膜片保持垂直,力度均勻輕柔,避免橫向摩擦導致膜片移位。若存在礦物質沉淀,可改用稀鹽酸溶液浸泡,浸泡時間不超過 3 分鐘,取出后立即用去離子水沖洗至 pH 值中性。清潔過程中需避免膜片接觸尖銳物體,防止物理損傷。 清潔后的檢查與處理不可或缺。清潔后觀察膜片表面是否完好,有無劃痕、破損或氣泡,若發現膜片破損需及時更換。將電極重新連接至主機,進行零點校準與跨度校準,驗證清潔效果,若校準結果仍不理想,需重復清潔流程或檢查膜片是否老化。校準合格后,將電極重新安裝至監測點位,確保膜片完全浸入水體,且安裝位置無氣泡附著,避免影響檢測信號。 日常維護中的注意事項需嚴格遵守。清潔操作需在斷電狀態下進行,防止電路短路;存放備用電極時,需將膜片浸泡在專用保養液中,避免干燥導致膜片開裂;每次清潔后記錄膜片狀態、清潔試劑及校準結果,形成維護檔案,便于追溯清潔效果與膜片壽命。通過規范的清潔與維護,可保持電極膜片的良好性能,確保溶解氧檢測數據的準確性與穩定性,為水產養殖等場景的水質管理提供可靠支持。
|